郑州经贸学院“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大别山精神”研学宣讲实践团赴新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频道:教育新闻 日期: 浏览:444

  本网讯 6月30日至7月3日,由郑州经贸学院团委组建的“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大别山精神”研学宣讲实践团前往信阳新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红色教育、理论宣讲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服务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实践团由校团委老师刘欢带队。

活动现场

  在郭家河乡红军洞,实践团聆听老党员张爱华讲述红军故事,感悟革命精神的传承;在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成员们缅怀先烈,汲取奋进力量;在田铺大塆,实践团追随总书记的足迹,调研乡村振兴成果,感受绿色发展为乡村带来的潜在动力;在新县第二高级中学,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通过这些活动,实践团成员收获颇丰,深刻领会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活动现场

  寻访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6月30日下午,实践团来到郭家河乡,参观红军洞并拜访守护红色记忆的老党员张爱华奶奶。张奶奶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红军的英勇事迹,并带领实践团成员一起攀登红军洞,亲身感受当年红军战士的艰辛与不易。在爬山过程中,张奶奶详细介绍了红军洞的历史背景和红军战士们在这里留下的感人事迹,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革命精神的伟大与不朽。

参观学习现场

  缅怀革命英烈,赓续红色血脉。7月1日上午,实践团前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在烈士陵园,实践团成员们沿着烈士墓区缓步前行,通过墓碑上的文字和历史记载,缅怀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革命博物馆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展现了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信念。团队成员在参观中深受触动,内心深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被深深激发,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共建实践基地,助力乡村发展。7月1日下午,郑州经贸学院与新县田铺大塆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新县田铺乡人民政府举行。郑州经贸学院团委书记鲁磊与新县团县委书记上官慧共同为基地揭牌。鲁磊在致辞中强调,共建实践基地是校地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在乡村振兴一线感悟时代脉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实际能力。揭牌仪式结束后,实践团参观了田铺大塆及许世友将军故里,了解当地乡村振兴的成果和发展经验。

宣讲活动现场

  研学宣讲进校,播撒红色火种。7月2日下午,实践团来到新县第二高级中学,开展以“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大别山精神”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播放视频、讲述红色故事、组织知识竞答等形式,生动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分享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活动最后,在带队老师刘欢指挥下,全体师生共同合唱《我爱你中国》,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先辈的敬意。

活动合影

  此次“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大别山精神”研学宣讲实践活动,实践团在红色教育中感悟革命精神,在乡村调研中见证发展成果,在校园宣讲中激发爱国热情,在实践中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服务社会、勇担使命的责任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反响。(郑州经贸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