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一条串联山下洪村、岩后村、横腊村等五个村落的共富带正焕发生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曹宅农文旅融合攻坚队” 在此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以 “千万工程” 战略为指引,借助党建引领,深挖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产业联动发展。如今,这里已绘就出 “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活、百姓富” 的共富画卷。
特色产业“百花放”,共富乐章奏新篇
在这条共富带上,各村立足资源禀赋打造“一村一品”:岩后村以枇杷产业为核心,通过品种改良、新建大棚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2024年销售额突破900万元;山下洪村使用“三保”土地流转模式,发展480亩葡萄产业园,实现年产值1920万元;横腊村依托35亩杜鹃花海和多元化民宿等特色带动了旅游消费升级。这些特色产业犹如饱满的果实,在共富带上交相辉映,共同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文化传承守正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千年文脉在此生生不息。岩后村活化利用婺州黑陶非遗技艺,建设陈列馆和体验工坊,并开发了枇杷纹黑陶等工艺品。金兰古道的保护与开发更是典范——这条始建于南宋的商贸要道,如今通过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等措施焕发新生,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从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的“硬支撑”。
民生为本共建共享,夯实幸福根基
共富路上,民生温度触手可及。山下洪村党群服务中心改建卫生室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参与"三保"模式的农户年均也增收了2.1万元,村集体年增收了5.6万元,共富成果实实在在惠及群众。岩后村枇杷交易中心成为区域农产品集散平台;各村积极引入农业技术指导,定期开展培训。从卫生院的建设到农业的增收,从平台的搭建到技术的提升,曹宅镇用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让共同富裕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红色引擎凝聚力,党建引领强根基
曹宅镇党委积极推进共富带的建设。在各村村干部的引领下,山下洪村、岩后村、姜山村、千人安村、横腊村协同争取政策资源、推动项目落地。从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到农产品销量的逐步提升,党员村干部始终挺在一线,让党旗在乡村振兴最前沿高高飘扬。
如今,这条共富带上的村庄各美其美:枇杷金、葡萄紫、杜鹃红、黑陶玄,多彩产业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也被千年古道的悠悠石板见证着。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曹宅镇以系统思维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