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乡村教育的明灯 ——记新邵县巨口铺镇栗坪中学教师刘艳红

频道:教育新闻 日期: 浏览:39691

在新邵县的乡村教育土地上,有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她以一支粉笔,绘出缤纷梦幻;以一方黑板,写下悠悠深情;于那讲台,承载了岁月的沧桑;那根教鞭,点出理想的方向。她就是新邵县巨口铺镇栗坪中学的教师刘艳红。

刘艳红,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现任巨口铺镇栗坪中学教导主任兼任九年级物理教学。她十二年如一日,把对党的教育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奉献于平凡而伟大的三尺讲台,她用爱心、耐心和智慧,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点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未来。

一、初入谷桥小学,点亮教育之光。

2012 年 9 月,她从东莞的贵族学校回到了家乡,通过特岗教师考试进入巨口铺镇谷桥小学。彼时的谷桥小学师资严重匮乏,一到四年级均是一位老师负责一个班级的全部课程,五、六年级则是两位老师包班教学。黄则良校长安排她一人负责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她至今仍记得初次踏入谷桥小学时的情景:一扇铁门锈迹斑斑,摇摇欲坠,仿佛稍一用力便会掉落;映入眼帘的围墙,灰层剥落,露出了里面的红砖。教学楼破旧不堪,屋顶漏雨情况严重。走进她的宿舍,只见里面蛛网密布,随意摆放着几个架子,架子上杂乱地堆着几摞书,连一张床都没有,窗户是用塑料钉着的,而塑料也是破损的。尽管条件如此艰苦,她还是毅然选择留了下来。

刘艳红老师秉持着独特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她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教育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对孩子心灵的滋养和个性的塑造。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犹记得那段日子,她这个大孩子围绕着五十一个小孩子忙碌着,整天被孩子们弄得晕头转向,但她却乐在其中,最终用真诚打动了这群顽皮的孩子。她带着孩子们玩各种有趣的游戏,学习各类知识与技能,像玩老鹰抓小鸡、在阳光充足时学习体操、教他们打乒乓球、使用电脑、出黑板报、手工制作以及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等。春天,她带着孩子们去春游,观赏桃花和油菜花;秋天,带领他们体验秋收的喜悦。那个曾经的打架大王变成了她的跟屁虫,那个被其他老师视为“烂皮鞋”、经常逃学的孩子竟然当上了班干部,那个失去母亲、性格孤僻的女孩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光,不足 8 平方米的宿舍常常挤满了学生,这个刚走那个又来,她那小小的办公桌旁常常围满了孩子。

她始终觉得,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所以她坚持将教育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孩子们在实际的体验中去理解和感悟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内容。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变得越来越优秀,他们能够自主安排学习、处理班级事务、排练节目、积极辅导其他同学,还能独立使用电脑查阅各种资料……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从一开始的全镇末尾跃升至全镇前五名,并且树立了冲击全镇第一名的目标。遗憾的是,五年级下学期的那场大水使他们与第一名失之交臂,但令人欣慰的是,她教过的孩子中有近十个参加了全县特优生考试,顺利进入一中和八中,其中还有一位学生考入了邵阳市二中。她多次对学生进行辅导,使其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比如全国中小学语文素养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以及现场书画比赛等相关赛事。

二、调入栗坪中学,展现多科教学风采

2017 年,由于栗坪中学师资短缺,她调入了自己的母校——栗坪中学。来到这所学校后,她深切感受到了学校所处的艰难困境。栗坪中学曾多次创造教育辉煌,众多老师和一届届学生都曾为它奉献过,也以它为傲,然而当下它却正面临教学质量滑坡的局面。学校处于迎光、巨口铺镇、五星三所中学的接壤之处,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十之八九的优秀生源流失,学困生数量庞大,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况突出。老师们辛苦三年的教学成果,往往一年就消耗殆尽,教学欠债太多,付出与收获严重不成正比,思想陈旧难以找到新的教学方向,教学中重讲授轻练习,即使有练习也落实不到位。面对领导的询问,老师们无言以对;看到群众那不解的表情,老师们内心深感痛心。每次大会上,校长们都会对老师们说:“只有学校发展了,教师才能有发展的空间;学校有良好的形象,教师才能有相应的地位。”

她刚到学校时,任教七年级的数学和八年级的生物。看到七年级入学时的数学成绩,她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62 名学生中 40 多名都不及格,还有 20 多个学生成绩在 30 分以下,甚至有 10 多个是个位数。而对于八年级的生物教学,她更是一头雾水。于是她向当时的教导主任吴理科提出请求:“能否给我安排一位师傅?我不能误人子弟,这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她仍记得吴理科主任无奈地说道:“目前学校学生少,教师也少,理科教师尤其稀缺,没有专业的生物老师,只能靠你自己在网上多学习摸索了。数学老师倒是有很多,你可以多向肖祝文、黄伯勋、杨建中老师请教,他们都有着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经过一学期的摸索,数学成绩在全镇排倒数第二,生物成绩更是倒数第一。她当时倍感尴尬,但很多老师都说:“栗坪中学的学生基础就是这样,你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倒数第一的局面。”她在心里反复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这里的学生真的无法改变吗?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她又一次次地否定这些想法。她回忆起自己在母校读书时的情景,86 班每学期各门成绩都在全镇名列前茅,甚至有两三门成绩能排全镇第一。尽管有人说她的班主任肖琼和刘东胜老师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学生的付出是无可挑剔的。他们从学校为班级申请了独立的宿舍,不用和其他班级挤在一起,而且可以独立控制电灯;每天晚上把一些学生叫到他们的房间进行学习、辅导;冬天的时候,老师每晚在自己的炉火上烧一大壶水,让学生们早晨起床能有热水洗脸……正是他们无私的奉献,让学生们不忍心辜负他们的辛勤付出,正是他们无私的爱改变了许多同学的人生,尤其是像她这样的留守儿童。

于是在第二个学期,她重新鼓起勇气,加强学习,改变教学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进行分层教学,同时改进培优辅差工作。在数学教学上,每天分层给每个学生布置 5 道题,然后面对面批改;在生物教学上,落实背诵。经过这一系列的改变,在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从倒数第二前进了 6 名,排到全镇第 7 名,生物也摆脱了倒数第一的困境。这个学期她特别累,当时她怀着 7 个多月的身孕,学校也没有给她安排休息的房间,中午只能在办公室的木凳子上躺一会儿……但看到学生一点点进步,一个个慢慢成长,她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时她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最具可塑性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而无私的爱能让这张白纸变得绚丽多彩。后来学校缺少物理老师,她又被调去教物理,她带领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最好的时候在全镇排名第二、第三。

三、任职教导主任,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

在上级领导与学校领导的关注下,她于2020年9月被任命为学校教导。当时学校正面临诸多挑战与挫折,在艰难的环境中艰难求生,说实话,这个教导一职让她如坐针毡。幸运的是,2021年4月学校迎来了一位经验丰富、认真务实且尽职尽责的彭志文校长。从彭校长身上,她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品质,如果敢、认真与负责等。在彭志文校长指导下,协同校务会成员,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推动了一系列改革。

其一,狠抓内部管理以提升水平。他们制定并完善了符合学校实际与发展需求的各项规章制度,走上了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学校管理道路。其二,狠抓教师培训以增强素质。通过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树立质量意识,并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其三,狠抓教学质量以赢得声誉。学校设置了奖励机制,做好控流保优工作;引进社会助学机制,对家境贫困但成绩优异的学生,由助学机构进行一对一帮扶;深化教研教改,提高课堂质量;加强班级管理,依据《栗坪中学十五条禁令》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从纪律、文明、安全、卫生教育等方面强化德育管理,严肃校风校纪,致力于塑造“校风正、班风纯、学风浓”的学生群体。同时,狠抓“培优补差”工作以提高学生成绩,加强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课改力度,探索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与彭志文校长的英明领导下,学校的校风与学风有了极大的改善,教师的教风也有了明显的转变,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师生的幸福感日益增强。为了争取优质生源,近三年每年临近小六考试,她跑遍学校辖区内所有的小学,与每一位校长、每一位六年级班主任见面交流,还会到每一个六年级教室,向学生讲述学校近几年的变化。学校的老师们也勇挑质量重担,义无反顾地艰难前行。他们积极学习新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教育方针政策与新课标,踊跃参加各类培训以提升自身能力。老师们精心备课、上课、挑选作业,而且有很大一部分老师正在积极探索“分层教学”模式。

作为栗中的一员,她切身感受到这场教学改革的艰辛历程。这个历程让她认识到教师职业的辛苦与清贫,但同时也让她明白,教师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变得“富有”,凭借“敬业、责任、奉献、创优”赢得尊重。她想对那些感到倦怠的同行说,老师们,不管是这个职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师”。同船过渡,尚需修行五百年。这个赖以生存且潜力无限的职业,值得大家先向它致敬!她也坚信,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滴水藏海,在短暂中孕育永恒,在平凡的职业中有着不甘平庸的他们。

载誉前行:教育成果与使命担当

历年来,她所带班级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且在指导学生竞赛、年轻教师参赛方面都成果颇丰。具体如下:

个人荣誉

2013 年她获县“优秀班主任”;2020 年她获县优秀共产党员;2021 年她获县优秀教师;2022 年她获县“优秀德育工作者”;2022 年、 2023 年在青少年“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她获县“优秀组织个人”;2021 年、2022年、2023 年她获县嘉奖;2024 年她获新邵县优秀基层团干部称号;2024年她获县“优秀班主任”。

二、论文成果

2012 年她的“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整合的现状调查报告”在全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2017 年她的“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2019 年她的“小学数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全省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21 年她的“提升农村初中教学质量实施方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23 年她的“担当责任,无悔青春”在全县征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2023 年她主持省级课题“农村薄弱学校的实验教学”。

三、指导学生竞赛成果

2015 年在县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她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同年在“读雷锋书籍、学雷锋事迹、促进城市文明”读书活动中她获“优秀辅导员奖”;2016、2017、2021 年在全国中小学语文素养大赛中她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四、教学竞赛成果

2017 年在“全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竞赛”中她获一等奖;同年在国培计划(2019)新邵县乡村教师工作坊 A487—展示课《光的直线传播》她获初中物理一等奖;2019 年在全镇课堂教学改革达标课活动中她被评为“初中物理优秀”并获“骨干教师”称号;2020 年在县“全县初中理化生实验说课竞赛”中她获二等奖;2023 年暑假教师培训会讲座《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她获好评。

五、指导教师成果

2022 年她指导周思怡老师在新邵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竞赛中获二等奖,她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同年她指导谢中意老师在邵阳市义务教育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征集遴选活动中获化学组三等奖;2023 年她指导徐香老师在新邵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竞赛中获一等奖。

在教育的道路上,她挥洒了无数艰辛的汗水,也收获了满满的充实与感动。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关爱学生,友善对待同事,热情面对家长。她将坚守教育改革的志向,为农村家庭及其子女创造美好未来,照亮他们的人生道路,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坚守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