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网友炸锅!公司火速回应,俞敏洪也表态了

频道:教育新闻 日期: 浏览:8592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后, 各大教培机构加快了转型的步伐。其中,新东方率先开设的父母培训课、体育课等引网友调侃:培训机构这是改换矛头了吗?“闹”不成孩子“闹”父母了。

  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

  网友热议

  8月12日,一则“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的消息在网络流传,并迅速登上热搜。

  据悉,新东方在8月初成立了北京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下设艺术创作文化馆、人文发展研究所、语商素养沉浸馆、自然科创空间站、智体运动训练馆、优质父母智慧馆六大板块。

  其中,新东方优质父母智慧馆将为各位家长提供包括家庭教育、育儿方法、多商管理、时间分配、高效学习等多维度的知识性内容。

  新东方优质父母智慧馆将会为父母们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类家庭教育的讲座或课程,帮助爸爸妈妈们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例如如何引导孩子们高效地分配时间,如何做好劳逸结合,如何控制情绪等等。

  此举被网友解读为新东方进军家长教育的官宣。

  此消息一经发出,便在微博上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表示,“父母最需要的培训是:如何赚钱”。

  还有网友表示,“90后真难。年轻的时候被新东方培训, 当父母了还要被新东方培训。”

  公司回应:一直都有家庭教育!

  8月12日晚间,一个名为“北京新东方素质成长中心”的公众号再次发文,对有关“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报道进行了说明。

  这份《有关“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报道的说明》称:自“双减”政策发布以来,新东方北京学校严格贯彻落实相关规定与要求,力求更好地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并于8月初成立了北京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其中,优质父母智慧馆主要为家长提供各类家庭教育的讲座和课程,帮助父母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此次推出的家庭教育课程并非新东方在此领域的首次探索。作为一家定位于以学生全面成长为核心,以科技为驱动力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新东方始终认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十分注重家庭教育,2008年便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为广大家长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服务。”说明表示。

  上述说明指出,在以往探索基础上,北京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研发了家庭教育的相关课程,致力于帮助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最佳导师。未来新东方北京学校也会在素质教育、家庭教育领域推出更多优质的课程及服务,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俞敏洪表态

  12日,俞敏洪在朋友圈回应“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传闻称,新东方从来没有,也决不打算给家长进行所谓的学科培训。新东方做家庭教育已经十几年,惠及了上千万家长,做过几千场家庭教育讲座,基本都是公益讲课。请媒体在抢眼球报道的时候,也一定要弄清楚报道的内容是否真实,免得引起社会误解。

  众多教培机构纷纷转型

  事实上,自“双减”政策发布以来,众多教培机构纷纷往素质教育、成人教育方面谋求转型。

  在素质教育方面,学大教育推出“产品+内容+平台”的编程教育体系;猿辅导推出科学启蒙教育新品牌“南瓜科学”、猿编程、斑马等;豆神教育则转向非学科类培训,将业务分为两大板块,其中,ToB端业务包括智慧教育服务业务、优质课程内容进入课后延时服务业务、大屏端视频分发业务。ToC端业务包括艺术类学习服务业务、线上软硬件结合的AI伴学产品。

  而在成人教育方面,在线青少儿英语教育品牌VIPKID日前宣布,该机构的“VIPKID成人课”“双语非遗文化素养课”“中教口语课”和“境内外教课”都在内测收尾阶段,即将推出。

  早在7月24日,中信证券就已发布研报称,对于学科类机构,未来的政策环境或十分艰难,不确定性大,建议尽早转型,甚至转行。此外,严禁随意资本化意味着学科类培训机构大概率将参考幼儿园政策,不再具备上市的可能性。

  中信证券分析师还判断,“双减”政策仅仅是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起点,未来还有大量的潜在配套政策和持续的严格监管。对于学科类机构,建议向以下几个方向转型:

  高中阶段培训:短期或没有大的政策风险。

  素质类培训:政策较为鼓励。但随着资本的涌入和巨头的逐渐入场,未来素质类培训竞争或将加剧。

  职业教育:政策非常鼓励,但我们判断未来同样会针对职业培训机构的预收款进行监管,需要未雨绸缪。

  教育科技和教育信息化:前景明朗、充满机遇。

  国信证券表示,未来教培机构除选择成为非营利性机构外,都将面临退出市场或业务转型压力。对于已上市企业,凭借现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渠道、人力、网点、研发体系等资源全面加速转型兴趣类或成人教育等赛道等方向,可能是维持上市主体合法地位的必然选择。

  来源:中国经营报综合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基金报、和讯网等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8-13/doc-ikqciyzm11562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