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9月19日电(记者吴济海、刘欢)掉发是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与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副作用,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台湾大学医学工程学系教授林颂然研究团队19日对外宣布,通过基因萤光标定方法进行干细胞的研究,经刺激干细胞而促进组织再生,发现了活化毛囊非典型干细胞的新方向,在动物实验证明可防止化疗与放射治疗所造成的掉发。
传统认为,生长期的毛囊,其干细胞只位于毛囊中较高位置的凸部结构处,而造成毛发生长的细胞分裂快速的毛囊球只含有短暂分裂细胞,并无干细胞的存在。毛囊根部毛囊球内负责生长的毛基质细胞,易因化疗与放射治疗的伤害而死亡,造成发干断裂而掉发;另外也可能引起生长期的毛囊进入休止期,造成掉发而发量减少。
林颂然的跨领域团队利用基因萤光标定方法,在活体中追踪毛囊细胞的动态,发现了毛囊受低剂量放射线伤害后,并未活化传统的凸部干细胞来修补伤害,而是启动了位于毛囊球基底部位的非典型干细胞,来修补受化疗及放射治疗所造成的伤害。
林颂然介绍,这些干细胞在12小时到36小时内就分化成七层不同的细胞,再生了受损的毛囊球。此外,研究团队也发现局部注射Wnt蛋白,可以加速活化这群干细胞,防止了因高剂量放射治疗及化疗所造成的掉发。该研究阐释了活化这群毛囊非典型干细胞以防止化疗与放射治疗后所造成的掉发的新方向。
林颂然表示,这项研究目前仍在动物实验阶段,要实际应用,最少要5到10年之后。该研究已经在《癌症研究》的线上版刊登。
来源:新华网